2024年上半年,中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简称“二永债”之一,另一类为永续债)发行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总规模突破八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银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对资本补充的迫切需求 ,也折射出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及投资者偏好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本文将从发行规模、结构特征 、驱动因素及市场影响等维度,深入剖析上半年“二永债 ”市场的表现与趋势。
发行规模与结构特征
规模突破:历史性跨越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 ,商业银行累计发行“二永债”规模达82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其中二级资本债占比约60% ,永续债占比40%,这一规模不仅远超2023年全年发行量的一半,更标志着“二永债”成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核心工具。
发行主体:国股行主导,中小行跟进 从发行主体看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仍是主力军,合计发行规模占比超70%,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通过发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则侧重于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城商行 、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至30%,反映出区域性银行在资本补充压力下的积极作为 。
期限与利率:长期化趋势明显 上半年发行的“二永债 ”期限以5+5年(含权)和10年期为主 ,占比分别达55%和30%,利率方面,受市场流动性宽松及信用分层影响 ,国股行发行利率普遍低于4%,而中小银行利率则维持在4.5%-5.5%区间,显示出投资者对不同主体信用风险的差异化定价。
驱动因素分析
监管政策推动:TLAC达标与资本新规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需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 ,而国内《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修订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二永债”优化资本结构,成为满足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
信贷扩张需求: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抵御 随着经济复苏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资本消耗速度加快,发行“二永债”不仅可补充资本金 ,还能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保障 。
市场环境利好:低利率与投资者偏好 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中枢下行 ,为“二永债 ”发行提供了低成本窗口,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高收益、长久期资产的需求上升,推动“二永债”认购热情高涨。
市场影响与挑战
积极影响:优化资本结构与降低融资成本 “二永债”的集中发行有效缓解了商业银行资本压力 ,尤其是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资本,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行利率的下行也降低了银行融资成本 ,间接惠及实体经济。
潜在风险:信用分层与流动性压力 尽管市场整体向好,但中小银行“二永债 ”发行仍面临信用分层挑战,部分区域性银行因信用评级较低,需通过提高利率吸引投资者 ,增加了融资成本,若未来市场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紧,可能引发“二永债”估值波动 ,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构成压力 。
政策建议:完善市场机制与强化监管 为促进“二永债”市场健康发展,建议:一是推动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降低信息不对称;二是鼓励创新发行工具 ,如含转股条款的二级资本债;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四是强化监管协调,防范系统性风险。
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 ”发行规模的突破 ,既是银行业应对资本约束的主动选择,也是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监管要求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二永债”有望在支持实体经济 、优化银行资本结构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平衡资本补充与风险防控,仍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需共同面对的课题。
本文来自作者[台沛文]投稿,不代表墨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mofengqiche.com/xwzz/2025-079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墨风号的签约作者“台沛文”!
希望本篇文章《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突破八千亿元大关,资本补充与市场格局深度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墨风号]内容主要涵盖:墨风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2024年上半年,中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简称“二永债”之一,另一类为永续债)发行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总规...